1. 首页 > 游戏资讯

酒井忠胜阵容搭配(阴阳师魂十一茨林阵容)

众所周知,德川家康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,建立享祚二百余年的江户幕府,原因之一在于他拥有一支规模庞大、能力出众且忠诚度极高的家臣团队伍。在德川家康的家臣团中,有十六位战功赫赫的猛将,被后人称为“德川十六神将”(也称“十六善神”“十六天王”),即酒井忠次、本多忠胜、榊原康政、井伊直政、大久保忠世、大久保忠佐、高木清秀、鸟居元忠、鸟居忠广、内藤正成、服部半藏、平岩亲吉、松平康忠、米津常春、渡边守纲、植村家政(一说为蜂屋贞次)。

井伊直政

十六神将都是猛将,但具体到每壹个人,情况又各不相同,其中有执掌军政大权的国主大将,也有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小队长。其中地位顶尖的是“德川四天王”,即酒井忠次、本多忠胜、榊原康政、井伊直政四人。而酒井忠次地位最为特殊,他不仅是四天王的“笔头”(首席),也是十六神将的“笔头”。现今存世的《德川十六神将图》有二十多种版本,在各个版本中十六神将的排序各不相同,但不论哪一版本,德川家康都是高居最上面的主位,而酒井忠次则是稳坐于德川家康右手边的次主位。由此可见酒井忠次在德川家臣团中的领袖地位。

德川家十六神将图

不过,说起来,酒井忠次地位虽高,但他的事迹却不如排行在后的本多忠胜、榊原康政、井伊直政等人突出,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,能够名列德川家“四天王”与“十六神将”的“笔头”之位呢?

一、酒井家的起源与谱系

记载了酒井家起源的史料,最早的是江户时代初期幕府旗本大久保忠教编撰的《三河物语》,大久保忠教历仕德川家康、德川秀忠、德川家光三代将军,他以当时人记当时事,有的甚至是亲身故事,真正性是相对可靠的,但大久保忠教写《三河物语》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子孙,不是记录历史,其叙事简洁,且夹杂太多的议论,算不上是优质的史书。在江户时代中期,幕府为了避免各藩自行编史、竞相吹嘘的乱象,组织儒官统一编撰了各藩大名家的家谱,主要有林罗山、林鹅峰编撰的《宽永诸家系图传》,堀田正敦、林述斋主持编撰的《宽政重修诸家谱》,新井白石主持编撰的《藩翰谱》等。此外还有庄内藩酒井家组织编撰的家史《御世纪》与《酒井家御系谱》。

酒井忠次

按照这些史料,酒井家和松平家同源,都是新田义贞的后裔。新田义贞死后,其后裔遭到足利幕府迫害,其后裔中有一人逃至三河国碧海郡的称名寺,出家成为佛教时宗的游脚僧,名为“德阿弥”。德阿弥在行脚至碧海郡的坂井乡时,被当地小领主坂井五郎左卫门尉相中,还俗入赘坂井家,当了上门女婿,改名“酒井五郎亲氏”(日语中「酒井」与「坂井」同音,都读作「さかい」,有时可通用),和坂井家的女儿生有一子,名为“酒井和四郎广亲”。坂井家的女儿生产之后不久就病死了,酒井亲氏又干起游脚僧的老本行,继续外出云游,走到三河国加茂郡松平乡,参与松平乡的小领主松平太郎左卫门尉信重举办的连歌会,因歌艺出众,深得松平信重赏识,招上门去做了女婿,改名“松平亲氏”。

看来这个德阿弥真是个大帅哥,不然如何会人见人爱,走到哪里都被人招上门当女婿?话说松平亲氏入赘松平家之后,又生了壹个儿子,名为松平信光,继承了松平家。松平信光与酒井广亲乃是同父异母的两朋友,酒井广亲出生在前,是兄,而松平信光是弟,但松平家势力远大于酒井家。于是,在老父亲松平亲氏的见证下,松平信光与酒井广亲两朋友约定,以后酒井家世世代代向松平家当家臣,而松平家也要善待酒井家,向予首席家臣的待遇,不得随意猜疑酒井家。

这样一来,酒井家在松平家的首席谱代家臣地位,就以松平信光与酒井广亲两朋友的“金匮之盟”的形式确立下来了。酒井广亲,就是酒井家的始祖。德川家康是松平信光的第六代孙,酒井忠次则是酒井广亲的第六代孙。

酒井家之祖酒井广亲生有两个儿子,长子称酒井左卫门尉氏忠,次子称酒井雅乐头政亲。此后,酒井家分为两支,酒井氏忠的后裔世代称“左卫门尉家”,是宗家,酒井政亲的后裔世代称“雅乐头家”,是分家。酒井忠次是左卫门尉家的宗家嫡流。

德川、酒井家世系

多年来,正如松平信光与酒井广亲的约定,松平家一直把酒井家当做首席家臣来对待。但现实很复杂,两家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与谐稳定,时不时会有一些波折。

熟悉日本战国史的兄弟都了解,在战国时期,三河夹在织田、今川两大强敌之间,究竟是投靠织田、还是依附今川,始终是三河各大势力不得不做的挑选题。非常是天文四年(1535年)德川家康的爷爷松平清康在“守山崩”事件中被刺杀后,松平家陷入内讧,此时继承松平家的松平广忠究竟该何去何从,时任两我们老酒井忠亲(酒井忠次的爷爷)和石川安艺守发生分歧,石川安艺守认为今川家实力雄厚,应当给今川家示好,倚之以为外援,而酒井忠亲认为今川家虽强但野心极大,引狼入室只怕会被今川家趁虚吞并,不如联合织田以抗今川。最后石川安艺守一派占了上风,恨恨不平的酒井忠亲一怒之下,带着大原左近、今村传次郎等将领占据三河和尾张边界的上与田城,请求归降织田家。

酒井忠亲的反叛在松平家引起了轩然大波,但最终还是石川安艺守一派在今川家的强势介入下包围了上与田城,酒井忠亲守了壹个多月的城,没有等来织田家的援军,只好开城降伏。酒井忠亲降伏后,松平广忠并未加以苛责,而是继续用之为家老。其中原因,一是这种降而复叛、叛而复降的行为,在战国时代是司空见惯之事,不足为奇;二是酒井忠亲和石川安艺守的矛盾属于路线、攻略之争,主观上是为了松平家好,不是危害松平家;三是酒井忠亲守城壹个多月,并未和松平家的军队交战,双方都没有实际损失;四是酒井家毕竟是松平家首席谱代重臣之家,再好不好也得向些面子。

酒井忠亲于天文十一年(1542年)病死后,酒井左卫门尉家家督由长子酒井忠善继任。酒井忠善天生病弱,继位没多长时间就死了,只留下三个儿子酒井忠尚、酒井忠次、酒井恒城。酒井忠尚虽是长子,但系庶出,酒井忠次虽是次子(其名字中的“次”字就是次子的意思),但系嫡出,因而众家臣拥戴酒井忠次继承了酒井左卫门尉家的家督之位,当时酒井忠次年仅十五岁。

酒井忠次

二、酒井忠次初登场

关于酒井忠次早年活动主题的史料记录不多,主要有那么几件事。

天文十八年(1549年),松平家当主松平广忠被家臣刺杀身亡,而松平广忠的嫡子德川家康(时名“竹千代”)还在织田家当人质,松平家众家臣顿时群龙无首,刚刚勉强扭转颓势的松平家再度陷入危机。

这时,今川义元派出大将朝比奈泰能,率兵进入三河,预备接管冈崎城。对于今川义元趁你病要你命的行为,松平家众人愤愤不平,有的强硬派甚至主张闭城固守,回绝把冈崎城交向朝比奈泰能。但是,以当时松平家的情况,要是真的这样搞,松平家分分钟就会被今川家大军向灭了。

当时酒井忠次只有二十二岁,还是个大小伙子,但他与雅乐头家的堂叔酒井政亲一样属于稳重派,主张暂时把冈崎城交向今川家,先借今川家之力把少主竹千代夺过来,再图后举,要是沉不住气,只会让松平家立即招来灭顶之灾。酒井忠次此时资历尚浅,说的话没人听,但酒井忠次跟着年长的堂叔酒井政亲一起,挨家挨户地说服了松平家的几位最重要的谱代家臣。最终,松平家众人虽不情愿,但还是大开城门,恭迎朝比奈泰能入城。

后来事情的发展,正如酒井忠次所预料,当年十一月,今川家军师太原雪斋出兵攻打西三河被织田家占领的安祥城,俘获守将织田信广,便给织田家提出用织田信广来交换竹千代。织田信广乃是织田信秀的庶长子,他对于织田家的价值自然要大于区区松平家的壹个人质。因此,织田信秀一口应允,竹千代才得以回到松平家。

天文二十年(1551年)十二月,松平家的分家、号称“十八松平”之一的青野松平家发生内乱,今川家委派的冈崎城代山田景隆派酒井忠次前往处理。酒井忠次领兵前往青野松平家的领地,但他并不一味用强,而是软硬兼施、恩威并用,先是动用家中的人脉关系,给叛乱者陈说利害,大部分叛乱者不战自降,仅剩的少数顽固分子,则被酒井忠次用武力剿灭。酒井忠次处置这次家中内乱,前后仅用了壹个月时间,而此时的酒井忠次,不过二十四岁。

弘治二年(1556年)正月,织田家大将柴田胜家领兵一千五百骑侵入三河,进攻三河国加茂郡的宇几贺井城。宇几贺井城是松平家根据今川义元的指示,在三河和尾张边界新建的城池,其目的一是防备织田家,二是在将来今川家征伐尾张时,宇几贺井城可作为补向基地。这样一座城建起来,对织田家特别不利,因此织田家视之为眼中钉,必欲除之而后快。

宇几贺井城建成后,由松平家的几位重臣轮流负责防守,一年一换。这次柴田胜家来袭时,负责守城的正是二十九岁的酒井忠次。当时酒井忠次名声未显,且手下仅有不足五百士兵,号称“鬼柴田”的猛将柴田胜家根本没把酒井忠次放在眼里。

另一方面,冈崎城代山田景隆获悉织田家来攻宇几贺井城,急令大久保忠世领兵五百前往支援。大久保忠世是个急性子,他得令之后马不停蹄,风驰电掣般地赶到宇几贺井城,才得知酒井忠次居然出其不意,大大方方地打开城门,主动出城迎敌,把正在盘算着如何围城的柴田胜家打了个措手不及。当大久保忠世的援兵赶到时,酒井忠次早已将柴田胜家击退。

大久保忠世

按照《松平记》等德川家传统史料,竹千代即德川家康在骏府城当人质时,酒井忠次始终陪侍在侧,担当着保护者的人物。但从上述酒井忠次在天文二十年(1551年)与弘治二年(1556年)的两次活跃表现来看,他并未陪在少年德川家康身边,而是在三河管理着领国事务。

有也许是当年酒井忠次护送德川家康来到骏府城后,他就返回三河去了吧。在骏府城陪伴德川家康的,当是另有其人。
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