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游戏资讯

剑舞宫阙阵容怎么搭配最好(落英神剑决阵容推荐)

作者:刘唯嘉

越女(陈奕宁饰)轻重缓急剑舞灵动,又纵身一跃退隐山水间;英娘(赵敏饰)反弹琵琶,彩绸盘旋间梦回敦煌……这是新型舞蹈网综《舞千年》中《丝路花语》《越女凌风》的典雅舞段,舞出千年古韵,又展现当今“国潮新貌”。

如果说此前河南卫视《唐宫夜宴》《祈》《龙门金刚》等作品,引发的是“舞蹈破圈”的文化效应,此次B站和河南卫视联合打造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《舞千年》,则是一次舞蹈、影视和综艺之间,卫视和视频网站之间的“融圈”试试。

中国歌剧舞剧院、北京舞蹈学院等13家高级院团首登新型网综,上演24支国风精粹舞蹈。相传神书《十二风舞志》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最典雅的舞蹈,乔振宇、张晓龙、胡阳、华宵一、徐明浩,5名“荐舞官”穿梭古今,为这部典籍找寻,并录入唯美中国舞蹈,带领观众坐上时空穿越机,纵横古今,共赴一场“古风”舞蹈的综艺之旅。从“破圈”到“融圈”,《舞千年》的最新更新,是国产舞蹈综艺给前迈出的重要一步。

“破”舞综格局,寻回中华舞蹈记忆

《舞千年》从更名、确定到、开播,再到嘉宾阵型、观后感,均冲上过热搜。键盘侠感叹“我竟然在舞综追剧?”“看完《舞千年》,一秒入坑中国舞,为大家的传统文化而自豪。”《舞千年》掌握“流量密码”的秘诀是啥子?这和《舞千年》“新型舞蹈网综”的独特定位,以及“由破到融”的文化综艺格局息息相关。

在大平台、小主播都最初“深耕细作”的大背景下,只有诚心做有“养料”的内容,才会既受主流平台支持,又受大众青睐。以往舞蹈综艺也有令人心动的美妙时刻,但主要是舞者间的激烈比拼,以及令人惊叹不已的技术瞬间。和竞技型舞蹈真人秀不同,《舞千年》另辟蹊径,摒弃了紧扣观众心理的竞技PK,没有晋级,更没有淘汰,也未邀请流量艺人,而是专注于创造性地做国产首档文化剧情舞蹈综艺,突破了国产舞蹈综艺长达20余年的“竞技+晋级”的固定玩法。

如果只停留在节目形式的突破,就算能博得首发流量,也难以换来“回头观众”。《舞千年》不仅致力于打造最新形式,更超越了此前河南卫视自身以“舞蹈美+科技炫+节日热搜”的破圈玩法,由舞蹈自身的“破圈”进一步走给舞蹈和综艺的“文化融圈”。

这首先归因于河南卫视和B站的“互融”。因国风出圈而拥有流量体质的河南卫视和圈层文化盛行的B站,于无形中达成默契,强强联手。总导演之一姜小巍也在B站点评区和观众们互动,让大家知道到,制作《舞千年》就像“烹小鲜”:B站定制菜单,侧重剧本创作与演艺统筹;河南卫视采集上等食材,邀约优秀院团舞者;联合制作团队幻维数码如同掌勺厨师,侧重影视导演与项目执行,和原作品的编导共同组成“名厨团队”,跨时空联席“烹饪”出了一桌文化佳肴。

《舞千年》中舞蹈、影视和综艺的“三圈相融”,更是亮点频出。譬如第一期《相与歌》,“梦幻重现”袖如飞燕的汉代盘鼓舞,生动描写喜迎春神的闹市,深情诉说少女思君的心事,一气呵成,水乳交融。观众直呼这是“超越时空的沉浸式舞蹈体验”;“纸伞如剑”的《侠骨剑影》与“思伞醉剑”的《越女凌风》,竟是一场金庸式剑侣情深的连续剧,顿时,“我在舞综磕武侠CP”等弹幕,真如“弹”雨般飞驰而过。

《舞千年》为当代建构的“中国古典舞”上演了一场舞林大会:北京舞蹈学院的袖舞“汉唐”,踏盘欲飞;剑舞“身韵”,飞扬顿挫;甘肃省歌舞剧院的绸舞“敦煌”,圆曲拧倾,惊艳四方……各大派别高手过招,或舞史探源,或舞武相通,或舞活伎乐。互鉴共融,不为称霸舞林,只愿穿梭古今,寻回传统舞蹈记忆,共享一场历史“古韵”与当代“古风”的舞蹈文化盛宴。

以舞为载,以史通今。北京舞蹈学院的《逍遥》中,竹林七贤超脱自在的修为境界;甘肃省歌舞剧院的《丝路花雨》中,神笔张作画时出现“拍摄所用洞窟与壁画均为道具”的旁注;以及对古代汉族女子成人时举行“笄礼”,昭君出塞后获“宁胡阏氏”封号等史识的科普,均可看出,河南卫视和B站致力于以古风之舞弘扬中华文化。

节目组也通过网络积极答复键盘侠的问题。比如针对第一期中国歌剧舞剧院的《孔子》中不被看好的绿幕特效,总导演之一徐鹏告知大家,因突遇河南暴雨,面对景点的塌方隐患,才不得已临时更改方案。最后非常给观众与演员真诚道歉,可谓人情暖心。

《舞千年》顺应“新国潮”趋势的“古风”舞蹈,量身定制的影视剧场,“融梗”不失风趣的荐舞评台,贴心又巧妙的字幕科普,不仅精准契合导演团队“拥抱年轻人”的观众定位,且以“由破到融”的新型舞蹈网综形式,舞出“国潮古风”舞蹈的多元文化。

“镜头男朋友”和“舞蹈女朋友”的双给奔赴

借用键盘侠的弹幕:大家不仅在“舞综磕武侠CP”,竟还“磕”了一回“镜头”和“舞蹈”的CP。《舞千年》既是舞蹈综艺,也是广义的舞蹈影像。“镜头男朋友”和“舞蹈女朋友”怎么相处,决定了双方感情是“破”裂还是“融”洽。

节目组拍摄《踏歌》时,通过多机位的环境镜头,将花野盛开的山林水涧映入眼帘,妙龄女子暖春踏青,联袂而舞,听风赏花。“美不胜收”,有键盘侠弹幕吟诗一首,抒怀畅意,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。

《踏歌》原是汉唐古典舞我们孙颖先生倾注心血而创作的艺术典范,先生将古代“民俗”雅化为当代“古典”,如今又通过影像技术“复现”了踏歌民俗。但在分镜头频繁切换下,原本倾胯振袖时缓急相容的ACT韵律,行云流水般的审美意蕴,都被默默淡化;飞袖时以一身之体应无限宇宙的艺术境界,还是难以被品悟。

当然舞蹈运镜的观感也因人而异,第二期华宵一的开场舞《凌波微步》闪转腾挪,轻盈不失顿挫。但那“推、拉、摇、移”的镜头此起彼伏,还走起了“S”形猫步?有观众直呼头晕目眩,有观众戏言“被丝滑到了”。可见镜头语言的使用,不仅直接关系到观众视觉体验,更是影响着舞蹈艺术表达。

在镜头和舞蹈的“感情”面前,双方到底要怎样“相处”呢?怎么共同进步,而非相互牵绊,的确是摆在主创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一方面,“镜头男朋友”需充分尊重“舞蹈女朋友”的美貌与灵魂。舞蹈ACT的编创与表演,好比女朋友的妆容打扮;舞蹈的情感和思想表达,恰若女朋友的生活情调与人生理想。第一期北京舞蹈学院的《相与歌》的镜头和特效,使窈窕淑女如天仙下凡,又载众人飞往天上宫阙,承载了汉代人那幻想仙界又留恋人间的永恒希冀。运镜,要如恋爱稳中有序;切镜,犹如表白恰逢其时;特效,恰如求婚情投意合。

另一方面,“舞蹈女朋友”也得思考到“镜头男朋友”的事业志趣,舞蹈编导可以依据拍摄创意而适当改编,就像赴约还需根据场合挑选穿搭;舞蹈演员也可增强镜头意识,调整ACT的强弱处理,好比妆容能够锦上添花。比如拍摄中国歌剧舞剧院《赵氏孤儿》时,镜头和舞蹈堪称“搭调情侣”,中景时,胡阳饰演的程婴于血色雨雾中翻滚腾跃;特写时,他那大悲无泪的双眸,感动人肺腑。总之,镜舞之恋,回绝“相爱相杀”,唯愿“双给奔赴”。

《舞千年》不只是镜头和舞蹈的相辅相成,更是“古典”舞蹈和大众的相互对话。当《舞千年》由舞蹈“破圈”走给文化“融圈”,大家不能放下“精益求精”的艺术态度,还需同时对“象牙塔情结”与“媚俗倾给”说“不”,让观众享受由现代科技手段呈现的中华舞蹈艺术的美感神韵。

中华千年的乐舞文化,有先贤哲人“记录在案”,又有当代舞者创造性转化。今天由舞蹈“破圈”走给“国潮古风”舞蹈的文化“融圈”,怎么平衡“历史古韵”与“当代古风”需要大家共同考虑:探寻怎么让中国舞蹈在创新性发展中走给大众,让大家在沉浸式的欣赏中走进中国舞蹈文化的历史,真实激活中国古典舞蹈的“身体”和“心灵”,创作出充满历史文化张力的作品奉献向大众,让大家和唯美的中国舞蹈相遇。(刘唯嘉)

来源: 文汇报